黨建之窗
【薦讀】8個小故事洞悉人心
關(guān)于失去
一個賣瓷碗的老人挑著扁擔在路上走著,突然一個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,但是老人頭也不回繼續(xù)向前走。
路人看到很奇怪,便問:“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卻不看一下呢?”老人答到:“我再怎么回頭看,碗也是碎的?!?/span>
失去的東西就要學(xué)著去接受,學(xué)著放下,畢竟很多事并不會因為你的悲傷,結(jié)果就會被改變。
關(guān)于取舍
老師問:“有個人要燒壺開水,生火到一半時發(fā)現(xiàn)柴不夠,他該怎么辦?”
有的同學(xué)說趕快去找,有的說去借、去買。
老師說:“為什么不把壺里的水倒掉一些呢?”。同學(xué)頓悟……
世事總不能萬般如意,有舍才有得。年齡越大,精力越來越有限,不如“倒掉一些水”,只專注自己重要的人和事吧!
關(guān)于顧慮
有人問農(nóng)夫:“種了麥子了嗎?”
農(nóng)夫:“沒,我擔心天不下雨。”
那人又問:“那你種棉花沒?”
農(nóng)夫:“沒,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?!?/span>
那人再問:“那你種了什么?”
農(nóng)夫:“什么也沒種,我要確保安全?!?/span>
顧慮太多,思慮太多,就會束手束腳,結(jié)果一事無成。不如放開自己,大膽去嘗試。
關(guān)于積累
毛竹用了4年時間,僅僅長了3厘米,但從第5年開始,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瘋狂地生長,僅用6周,就長到了15米。其實,在前面的4年,毛竹的根在土壤里累計延伸了數(shù)百平方米。
做人做事亦是如此,不要擔心付出得不到回報,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扎根,等到時機成熟,你會登上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高峰。
關(guān)于包容
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,水立即變色,不能喝了;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,大海依然是蔚藍色的大海。為什么?因為兩者的肚量不同。
不熟的麥穗直刺刺地向上挺著,成熟的麥穗則低垂著頭。為什么?因為兩者的份量不一樣。
寬容別人,就是肚量。謙卑自己,就是份量。合起來,就是一個人的質(zhì)量。
關(guān)于快樂
有一支淘金隊伍在沙漠中行走,大家都步履沉重,痛苦不堪,只有一個人快樂地走著。
別人問:“你為何如此愜意?”他笑著說:“因為我?guī)У臇|西最少。”
原來快樂很簡單,擁有少一點就行了。
關(guān)于了解
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,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還是無法將它撬開。
鑰匙來了,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,只輕輕一轉(zhuǎn),大鎖就"啪"地一聲打開了。
鐵桿奇怪地問:“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力氣也打不開,而你卻輕而易舉打開了呢?”鑰匙說:“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?!?/span>
每個人的心,都像上了鎖的大門,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。唯有關(guān)懷,才能把自己變成一只細膩的鑰匙,進入他人的內(nèi)心。
關(guān)于情緒
有一個孩子跑到山上,無意間對著山谷喊了一聲:“喂……”聲音剛落,從四面八方傳來了陣陣“喂……”的回聲。大山答應(yīng)了。
孩子很驚訝,又喊了一聲:“你是誰?”大山也回音:“你是誰?”孩子喊:“為什么不告訴我?”大山也說:“為什么不告訴我?”
孩子忍不住生氣了,喊道:“我恨你?!彼睦镏肋@一喊不得了,整個世界傳來的聲音都是:“我恨你,我恨你……”
孩子哭著跑回家,告訴了媽媽,媽媽對孩子說:“孩子,你回去對著大山喊‘我愛你',試試看結(jié)果會怎樣,好嗎?”
孩子又跑到山上。
果然這次孩子被包圍在“我—愛—你,我—愛—你......”的聲音中,孩子笑了,群山笑了。
有時候,我們總是在抱怨別人的態(tài)度太冷漠、情緒太不好,卻不知你自己是對方最好的鏡子。
(來源:共產(chǎn)黨員)